欢迎访问宝鸡宏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网站 今天是:

民资“斗气”中石油天然气价改陷入尴尬局面

进入四季度用气高峰,天然气价格上涨引发的产业链矛盾进一步发酵。

中石油长庆油田9月底宣布对陕西非居民用户门站天然气价格作出调整,按照新制定的方案, 陕西的LNG工厂气源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30%。然而,上述涨价方案遭到了陕西绿源天然气有限公司等多家LNG企业的共同抵制,并拒绝履行10月向中石油的气价结算。随后,陕西多家LNG工厂被中石油长庆油田限供乃至停气。

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了解到,目前陕西省发改委会同陕西省物价局已经出面和中石油进行斡旋。截至116日,中石油长庆油田和LNG企业仍然没有达成最终协议。

一家LNG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内陆LNG工厂的气源70%以上来自中石油,由于没有额外的气源,被动接受中石油涨价或是最终不可避免的结果。

抗涨前景不乐观

我们想要明确的问题有两点:第一,为什么陕西的LNG增量气价格执行的是国家发改委规定的门站价格上限?第二,陕西作为气源地并没有多少管输成本,但新价格为何要强制性包含0.4/立方米的管输费?陕西一家LNG工厂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此次涨价源自6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《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》(发改价格[2013]1246)

上述通知中,规定了陕西省存量气的最高价格为1.6/立方米,增量气最高价格为2.48/立方米。

927日,中石油长庆油田销售公司召开冬季天然气供应会议,宣布将陕西地区LNG原料气门站价格进行调整,其中存量气定为1.955/立方米、增量气定为2.48/立方米。

这已经是中石油在201211月以来进行的第三次涨价。

现在供气紧张,中石油对天然气价格进行上调无可厚非,但上调幅度之高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。前述LNG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据卓创资讯提供的资料显示,目前天然气门站价格选择上海为基准点的定价模式,主要定价线路是新疆至上海的天然气基准价倒推模式,因而现在的陕西门站价格中包含0.4/立方米的管输费用。但陕西属于气源地,并没有天然气管输或几乎很少。据此,陕西LNG工厂认为,门站价格的定价方式并不合理。

记者了解到,在10月份,中石油长庆油田在内蒙古地区召开了天然气涨价会议,同样也遭到当地LNG企业的抵制。

非居民用气的最高门站价格都是国家发改委统一制定的,其实陕西由于距离气源近,即使执行最高门站价,其已经比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广东等多数省份的气价低了很多。中石油长庆油田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,另外在存量气上,虽然国家规定的陕西最高价为1.6/立方米,本次执行价格高出了0.355/立方米,也是由于此前国家气价上调时陕西并没有执行到位。

这种被动调价让压力一下子传导到了下游LNG工厂。涨价预计会吞噬掉20%的利润。陕西绿源林子洲LNG工厂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,如果以增量气价格2.48/立方米计算, 再加上其他成本,企业LNG成本价在4600/吨左右,而目前出厂价在4800/吨,企业的利润并不多。

而按照陕西绿源以及其他企业的诉求,合理的天然气门站价格应该是存量气在1.60/立方米以内,增量气在2/立方米以内。

陕西绿源天然气(以下简称陕西绿源)有限公司是本次抵制中石油涨价的企业之一,其在陕西榆林子洲县的LNG工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产项目之一,每天加工天然气量为100万立方米。

抵制的后果是中石油长庆油田在10月中旬对陕西绿源等企业的用气量进行了限供。陕西绿源由之前的每日100万立方米下降为60万立方米。随后在10月底,中石油暂停对陕西绿源林子洲LNG工厂的供气。

对此,长庆油田相关人士给记者的解释则非常简单:进入用气高峰,天然气供应紧张。

当时情况是中石油长庆油田的管道在1025日出现了破裂问题,但是在修好之后,中石油仍然对我们供气停止了约一周的时间。陕西绿源林子洲LNG工厂前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。

不过在记者116日的采访中,陕西绿源办公室负责人并不承认有断气一说,只是称公司利用天然气管道破裂期间进行了停产检修。

关于价格问题,我们正在积极应对,毕竟我们和中石油是一个利益共同体。该办公室负责人表示。

目前陕西省发改委和陕西省物价局已经出面与中石油进行斡旋,大体的思路是希望中石油能够将管输费进行稍微的下降。

说实话,我们对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抱乐观的预期。陕北另一家LNG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,目前企业气源大都来自中石油。由于没有额外的气源,下游企业并不具备任何的议价能力,被动接受中石油涨价或是最终不可避免的结果。否则企业只能被迫停产,这并不是好事。

价改困境

就在这场限气风波发生的同时,112日和3日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在两天之内,连发两个通知预警2013年冬季可能出现的气荒,目前各地实施的煤改气项目须先落实气源和价格。

近期召开的2013年天然气迎峰度冬供应协调会上,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预计,2013年天然气供需缺口达220亿立方米。这高于卓创资讯、金银岛等行业机构此前预计的80亿~100亿立方米。

金银岛天然气行业分析师马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随着各地出台治理雾霾政策,提出要加大煤改气项目投资,各地实施的煤改气将加剧气荒。

一面是煤改气的市场需求,一面是天然气缺口,中石油的强势和陕西绿源们的被动,这场对峙凸显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尴尬。

目前我国城市天然气价格包括出厂价、管输价、城市管网价三部分,出厂价加管输价形成门站价,出厂价和管输价由国家实行指导价,终端由地方政府定价。

2006年起门站价实行成本加权法,这种取不同来源、运输管线天然气价格加权平均的定价方法在业内人士看来,是政府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在确保生产企业——中国石油[-0.89% 资金 研报]中国石化[-0.21% 资金 研报]的合理利润空间。随着进口天然气价格的攀升,价格倒挂严重。中石油1029日发布的财报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销售进口气亏损316.9亿元。

为了让天然气定价更市场化,眼下国家发改委正在极力推进的以市场净回值为核心的定价法。这一方法强调与进口液化气和燃料油进行价格联动,再倒算出天然气上下游价格。

但这一方法是把所有的市场风险都抛给了需求方,供应方等中间各个环节的利润始终旱涝保收,甚至不排除坐地加价。资深市场人士表示,此次中国石油与地方下游企业斗气门事件的发生,侧面佐证了市场净回值定价也不是万全之策。

以此次争议之一的管输费用为例,第三季度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现经营利润234.38亿元,同比增长225.53亿元。其中,销售进口气亏损316.9亿元,也就意味着管道业务的收益至少超过500亿元。

厦门大学能源学者林伯强等人士表示,中石油违约也充分反映了现有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不彻底、不完善和不可行—— 中石油单方面涨价不断,则下游需求方就必须进行新的成本核算。若陕西绿源等公司不堪重负停产,其下游客户也将进入恶性循环,或最终导致主要由民营资本介入的LNG下游产业崩盘。

进口气源价格居高不下,中石油通过打压陕西绿源等批发商环节,进而谋求直供,可能进一步强化垄断地位。前述分析人士称,现有的价格机制缺乏对中石油对行业寡头的有效约束,或意味类似的行业冲突将此起彼伏。

目前中石油控制着国内85%左右的天然气供应市场。